自2018年1月1日起,北京市将选取不同产品类别、不同规模、不同许可事项的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电子证书。到2018年年底,实现通过电子平台为本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全程电子化许可服务,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
“现在,企业要申办食品生产许可,需提交一摞厚厚的纸质资料,一些关键资料还需要加盖企业公章以及法人签字。如果资料不全或出现差错,企业还要派人来一趟取走并补交材料。但是,按照新的全程电子化工作要求,2018年,申请事项不需要再跑腿,只要在网上动动手,点点鼠标,就能实现资料的流转。”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满国强告诉记者。
据悉,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管理后,企业要申办食品生产许可,可实现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发证、归档、查询、公开“一网”通办。在食品药品监管局许可审查中,做到核查人员管理电子化,核查业务流转电子化,核查记录表单电子化,并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上传核查情况,实现审查数据的信息化。同时,方便企业实时查询、跟进、知晓许可进度。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管理后,将转变以往签字送达、当面送达、邮寄送达等传统送达方式。通过系统实时向企业推送受理通知、现场核查通知和食品生产许可电子证书,缩减手动打证、材料流转、证书送达三道工序,缩短纸质材料流转、制证和送达工作时限。
见不到人,摸不着纸,看不见章,如何识别发送和接受信息的人员、企业身份?北京市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李键说:“电子签章很好地解决了企业身份识别的问题。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唯一的电子签章证书,可实现许可申报资料的标记、加密,足不出户就可实现材料报送、修改、补报、接受通知。而监管部门也是运用电子签章识别企业身份。在电子许可流程中,电子签章对企业来讲非常重要,企业一定要妥善保管签章,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及时补办。”
据悉,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经修改《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明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作的食品生产许可电子证书与印制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北京市局副局长王福义介绍说:“实施许可全程电子化管理后,许可电子化平台与企业用户、日常监督管理机构、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信息公开栏目可实现数据推送、共享和对接,方便企业、基层监管人员和社会公众多方查询许可信息。”
在实现便捷查询的同时,食品生产许可电子档案还将实现便捷归档,即“一键归档”。档案信息随时可调取、查询。
据悉,北京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工作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7年12月初到年底,北京市局将完成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并开展上线试运行。第二阶段是2018年5月1日之前,将鼓励北京市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自愿办理电子签章,指导企业无纸化申报,网上办理,使用电子证书,试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工作。第三阶段是2018年年底之前,为全面推广阶段,通过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电子化平台为北京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全程电子化许可服务。
编后
北京市局对食品生产企业全程实施行政许可电子化审批,符合国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符合食品生产许可改革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广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现实需要,更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今后,北京市食品生产企业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经历从许可申请、递交材料到领取生产许可证的全过程,零跑腿完成以往繁琐的申报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局全程实施行政许可电子化,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走在全国前列,且在北京市行政管理部门中也是率先试水。希望各地此类创新实践越来越多,惠及更多行政相对人。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